一、疟病主脉与治则
师曰:疟脉自弦,弦数者多热;弦避者多寒。弦小紧者下之瘥,弦迟者可温之,弦紧者可发汗、针灸也,浮大者可吐之,弦数者风发也,以饮食消息止之。
【译文】
老师说:疟病多见弦脉。如果弦而兼数,其病热重;弦而兼迟,其病寒重。疟病若见脉弦小紧的,可用攻下法;脉弦而迟的,可用温法;脉弦而紧的,可用汗法,亦可用针灸方法治疗;脉浮而大的,可用吐法;脉弦而数的,多为热盛,可用饮食调理控制其发展。
【解读】
由于疟邪涉少阳,而弦脉为少阳的主脉,所以原文指出“疟脉自弦”,表明弦亦是疟病的主脉。但因体质有阴阳强弱之偏,感邪有轻重与兼挟之异,故疟而数者,多表示热偏盛;脉弦而迟者,则为寒偏重。脉弦小紧者,为邪结在里,可酌用攻下法,以祛除实邪,邪去则病愈。脉弦而迟者,为里有寒,可用温法;脉弦而紧者,是表有寒,可用汗法,亦可用针灸,以发散表寒;脉浮而大者,为邪偏于上,可用吐法;脉弦而数者,为里热偏,热盛能生风,故称“风发也”。热盛易伤津,故除药物治疗外,还可的酌情配合饮食调理,如选用梨汁、甘蔗、藕汁、西瓜汁等甘寒之品,以生津清热,加强药物的功效。
二、 证治
(一)疟母(鳖甲煎丸 证)
病疟,以月一日发,当以十五日愈,设不瘥,当月尽解;如其不瘥,当云何?师曰:此结为症瘕,名曰疟母,急治之,宜鳖甲煎九。
【译文】
疟病如果是阴历初一发病的,经过治疗,一般在十五天时就应痊意。如果经过十五天还未愈,那么,到一个月亦应该痊愈了。假如经过三十天,疟病仍然未愈的,又称作什么病呢?老师回答说:这是由于病久正衰,疟邪与痰瘀互结于胁下,形成了瘕块,称为疟母。应当抓紧时间治疗,可选用鳖甲煎丸。
【解读】
本条讨论了三个问题。
(1)关于疟病的预后,认为主要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有关。原文通过列举时气的变更影响人体正气的盛衰变化,来判断疟病的预后。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节气。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息息相关,随着节气的更移,人身的营卫气血亦随之不断地更新、充沛。正气旺盛,则可祛邪外出,故病当愈。对原文的“十五日”、“当月”等具体的数字,我们不必拘泥,着重领会其重視正气的思想,及早治疗。
(2)疟母的形成,与病久正衰,疟邪不解有关。由于误治或失治,疟病经久不愈,反复发作,导致正气渐虚;疟邪不去,影响气血的运行,日久可形成痰瘀,疟邪与痰瘀互结,聚于胁下,便形成症块,这称为疟母。
(3)疟母的治疗:从其形成过程可以看出,疟母是正虚邪实之证,若不及时治疗,则疟邪与痰瘀锢结难解,正气日损、恐有他变,所以应当“急治之”。根据《素同·至真要大论》“坚者削之”及首篇“随其所得而攻之”的宗旨,予鳖甲煎丸扶正祛邪,软坚化痰,活血化瘀。
该征的主要脉症:胁下有痞块,寒热阵作,或疼痛,或拒按,处不移,按之不动,肌肉消瘦,饮食不振,或困倦,或四肢无力,女子月经闭而不行,舌紫有瘀点或瘀斑,脉涩或沉。
病机:疟邪、瘀浊、痰热搏结胁下而成疟母
治法:扶正搜邪,软坚散结,逐瘀通络,涤痰消症。
主方:鳖甲煎丸方
鳖甲十二分(炙)、乌扇三分(烧)、黄芩三分、柴胡六分、鼠妇三分(熬)、干姜三分、大黄三分、芍药五分、桂枝五分、等雳一分(熬)、石韦三分(去毛)、厚朴三分牲、丹五分(去心)、瞿麦二分、常藏三分、半夏一分、人参一分、虫五分(熬)、阿胶三分(炙)、蜂窠四分(炙)、赤硝十ニ分、蜣螂六分(熬)、桃仁二分。
上二十三味为末。取煅灶(zao)下灰一斗,清酒一斛五斗,浸灰,候酒尽一半,着鳖甲于中,煮令泛烂如胶漆,绞取汁,内诸药,煎为丸,如梧子大,空心服七丸,日三服。《千金方》用鳖甲十二片,又有海藻三分,大戟一分,虫五分,无鼠妇、赤硝二味,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。
重用鳖甲为君,软坚消症。邪结气分者,用大黄、芍药、虫(士鳖虫)、桃仁、赤硝(硝石)、牡丹、鼠妇(地虱婆)、紫葳(凌霄花)、蜂窠、蜣螂攻消血结,逐瘀化症为臣。邪结气分者,用厚朴、石韦、瞿麦、乌扇(射干)等下气利小便;葶苈、半夏涤痰消瘕,六药为佐。调寒热,和阴阳,有黄芩、干姜;通营卫则用桂枝、柴胡;益气血,又有人参、阿胶;煅灶下灰之温,清酒之热,亦助鳖甲消症散结之功, 诸药为使。鱉甲煎丸药共25味,为丸服者,取其峻药缓攻,逐渐消磨症瘕,使疟邪尽去而不伤正。
(二)、瘅疟
师曰:阴气孤绝,阳气独发,则热而少气烦冤,手足热而欲呕,名曰瘅(dan)疟。若但热不寒者,邪气内藏于心,外舍分肉之间,今人消铄脱肉。
【译文】
老师说:素体阴虚阳盛之人,患疟病则阴液愈亏而阳热偏盛,故表现为高热、短气、烦闷不适,手足发热时时想呕,这称为瘅(dan)疟。其症高热而恶寒不明显,是由于邪热内伏于心,外留于肌肉之间的缘故,日久则使人体的肌肉消损。
【解读】
本条原文源出《素问・疟论》。“阴气孤绝,阳气独发”是言瘅疟的成因与阴津亏虚,阳热亢盛的体质有关。瘅,热也。“邪气内藏于心,外舍分肉之间”是指其病机为邪热充斥人体的表里内外;故导致下列诸症。邪热炽盛,故但热不寒;壮火食气,所以少气;邪热内扰胸中,则心中烦闷不舒;四肢为诸阳之本,阳热亢盛,故手足发热。邪热扰胃,胃失和降,故时时欲呕。由于热盛,阴伤液耗,所以病人肌肉消损。
(三)、温疟(白虎加桂枝汤证)
温疟者,其脉如平,身无寒但热,骨节疼烦,时呕,白虎加桂枝汤主之。
【译文】
温疟患者。其脉象与正常人的平脉差不多,全身发热而恶寒较轻。关节疼痛剧烈,时时呕吐,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。
【解读】
对温疟病人其脉如平。后世有几种不同的看法:一种认为脉不弦,但亦非常人平脉,如《金匮要略指难》;一种认为如平常疟病患者脉象,即弦脉,如《金匮要略方论本义》;一种为指脉如平常人,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。根据临床上温疟发作时脉多见弦数,而未发及发病之后,脉多和缓如常人,故对“其脉如平”宜活看。原文“无寒”实指无明显里寒,从“骨节疼烦”一症及用本方“温服”、“汗出愈”的方后注可以证明,本证是表证兼微寒。本证里热重而微恶寒。寒束肌表,故骨节疼痛剧烈;邪热犯胃,则时时呕吐。当用清热解表法治疗,方选白虎加桂枝汤。
该征的主要脉症:身无寒但热,时有壮热,汗出,头痛,关节疼痛或红肿,遇热则甚,时呕,心烦胸热,口干口渴,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
病机:内热炽盛,兼感表寒。
治法:清热生津,解肌发表(通络)。
主方:白虎加桂枝汤方
知母六两,甘草二两(灸)、石膏ー斤、粳米二合、桂枝(去皮)三两。
以上五味药,共为粗末,每次取五钱ヒ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药渣,温服,使汗出则愈。
方中知母清热除频,善治温疟,并滋阴润燥而和关节。桂枝辛温解肌和营卫,使温疟之邪向外透达,并通畅关节而利血脉,受知母所制,透达温疟而不助邪热,通达关节而不益热,更能引知母入于肌肤、关节而清热。石膏辛寒,辛可透达肌肤骨节之热外散,寒可清泻邪热与知母相用,通络使邪热向外透达,与桂枝相用,清热之中以调和营卫。粳米顾护正气以驱邪,兼防寒凉太过,以免寒伤中气。甘草益气,与粳米相用,顾护正气,并调和诸药。诸药相伍,共奏解肌调营、清热通络之效 。
注意事项:
本方禁用于寒疟;风寒湿痹者亦慎用。
(四)、牝疟(蜀漆散证)
疟多寒者,名曰北疟,蜀散主之。
【译文】
疟病发作时,寒多热少者,称为牝疟,用蜀漆散主治。
【解读】
疟病虽然以寒热往来为特点,但由于体质因素,故疟病塞热轻重可有不同。素体阴虚、热盛之人,感邪后易从阳化热化燥,所以其热偏重,如温疟、瘅疟即属此类;素体阳虚偏寒之人,感邪后易从阴化寒,故其寒偏重,牝疟即为此类。本条赵本原作“牡疟”,据《外台秘要》引《伤寒论》原文改。原文称本证“多寒”,既包括了病机上以寒为主,亦指症状上寒多热少。寒属阴,牝,本指雌性鸟兽,亦属阴,故本证以牝疟名之。究其所成,乃因素体阳虚,兼痰饮阻遏,致阳气不能外达,留于阴分者多,而并于阳分者少。故以祛痰通阳截疟为法,用蜀漆散治疗。
该征的主要脉症:发热恶寒,寒多热少,汗出则热解,胸闷、脘痞、神疲体倦,全身酸困,口中和,苔腻或黄,脉弦迟。
病机:疟邪留伏,痰涎壅盛,阻遏阳气。
治法:祛痰截疟,助阳镇逆
主方:蜀漆散方
蜀漆(洗去腥)、云母(烧二日夜)、龙骨等份。
以上三味,研为细末。未发作前以将本服半钱比。温疟加蜀漆半份,临发时服一钱匕。但应用本方时要注意法度,在疟病未发作前二小时服药一次,因为未发之煎疟邪伏而不起,乘势先攻,助正气以祛邪,邪气易消,能事半而功倍;过时则症邪相结,发作更总甚,邪气彰著,攻之失时,邪气难却,反伤正气。
注意事项:
本方需在疟病发作之前使用才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