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

刘凯
2020-03-27
ແຫຼ່ງທີ່ມາ:中国江西同乡网

一、脉证与病机

  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,或但臂不遂者,此为痹。脉微而数,中风使然。


【译文】

  中风的病证,是半身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行动。如果只有手臂局部运动受限制,叫痹证。由于中风属正虚邪实之病,所以可见脉微而数,脉微主正虚,脉数主邪盛。


【解读】

  中风病是以病人半身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者较为常见,或只有某一臂(肢)不遂者,此为中风病的轻证。“此为痹”指出本病主要病机为经脉痹阻,筋脉失养。其脉微为气血不足,数为病邪有余。说明中风病虽然有半身不遂与但臂不遂的不同,但二者皆因气血不足,外邪诱发而为病。


二、成因与辨证

  寸口脉浮而紧,紧则为寒,浮则为虚;寒虚相搏,邪在皮肤;浮者血虚,脉脉空虚;贼邪不泻,或左或右;邪气反缓,正气即急,正气引邪,喎僻不遂。

  邪在于络,肌肤不仁;邪在于经,即重不胜;邪入于腑,即不识人;邪入于脏,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


【译文】

  寸口的脉象浮而紧,是感受外寒的反映。浮是卫气虚,寒邪乘虚而入,开始邪在肌表,出于血虚,寒邪乘虚而入,侵害身体的左边或右边。受侵的一侧的经脉反而舒张,无邪一侧的经脉却呈拘挛状;无邪一侧牵引有邪的一侧,形成两侧面部肌肉的不对称,形成口眼歪斜和不能随意运动等证。

  病邪若侵入了络脉,患者就会感到受邪部分的肌肉失去知觉而麻木不仁;进入经脉时,肢体感到非常沉重,好象担负不起一样;病那入腑,便会神志不清,连亲疏都不能辩识;若入脏时,舌肌不能自由活动,以致不能说话,并口流涎水。


【解读】

  原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阐述中风的病因、病机及口眼歪斜的症状,寸口脉浮而紧的脉象,揭示了中风病的形成是以血气虚少为内因,风寒外中为外因。由于营卫气血虚,脉络不充,所以脉浮而无力;寒邪外東肌表,故脉紧。正气亏虚,无力御邪,以致外邪乘虚侵犯人体的肌表。络脉营血亏少,空虚不充,邪随虚处而留着,所以外邪滞留其中而不得外出。无论病邪侵犯人体的左侧还是右侧,都会引起络脉的气血瘀滞,以致其筋脉肌肉失去正常的功能缓而不用,呈现弛缓状态;无病的那一侧络脉气血运行正常,筋脉肌肉能发挥正常的功用,所以相对表现为紧张状态,紧张的一侧牵引弛缓的一侧,故口眼喁斜,倾向于未病的一侧,这就是口眼歪斜(即幹称“面瘫”,西医之“面神经炎”)形成的机理。本段对邪入于脏腑,神昏不识人,舌强,言语不清的病机,未作阐释。

  第二自然段是论中风病位深浅的辦证。根据经脉瘀阻的轻重程度以及病位的深浅不同,张仲景将中风分为中经络、入脏脂。络脉细小而表浅,布于肌肤,邪中于络,络脉瘀滞,则肌肤失去营卫气血的濡养而麻木不仁,其病情轻浅,称为“在络”(相当于中风先兆症状)。经脉较粗大而在里连于筋骨,邪中于经,气血循行受阻,筋骨肌肉皆失所养,故肢体沉重不能自如地活动,其病情较深重,称为“在经”(相当于中风先兆,或脑梗死之轻症)。对“邪入于腑”中“腑”的确切部位,后世注家有不同的看法,有认为指胃者,如赵以德、喻嘉言等;有认为指脑者,如沈明宗。根据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212条阳明腑实重证可出现“不识人”的现象,以及《内经》中对脑的病状描述主要体现为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,目无所见”,故以前说更为符合仲景原意。由于胃络通于心,邪实阻滞胃腑,通降失司,浊气上干,蒙闭心神,所以出现神志昏迷,不认识人的证候。其证情较在经络深重,称为中腑。“邪人于脏”者,其病深痼而累及五脏,肺不主声,心不主舌,则舌即难言;脾不能摄津液而廉泉开,则口流誕唾;肾不藏精主骨,则骨弱肌痿不能举;肝失疏泄,则气血逆乱而瘀阻。风痰内雍,脏腑失于清灵,脑神无主,则舌强舌歪,难于言语,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风的严重症状相应而生。


三、证治


      (一)风入心牌(侯氏黑散证)

  侯氏黑散:治大风四肢烦重,心中恶寒不足者


【译文】

  侯氏黑散主治四肢极其沉重,中阳不足,胸院感觉怕冷的大风病证。


【解读】

  风邪乘虚入中经络,其病重传变快,故称大风。风邪入中,与内混相合,湿困于牌,经脉痹阻不通,微有化热之势,故四肢苦煩而重滞。里阳虚,气血不足,风邪内入,阳气不运,卫外不固,故心中恶寒不足。治宜扶正(健牌补气养血)祛邪(祛风除痰清热),用候氏黑散主之。

  该征的主要脉症:魂梦颠倒,精神恍惚,恶寒发热,心须,身躁,四胶困重,手足不遂,乏力,倦怠,食欲不振,或呕吐痰涎,胶结黏腻,或大便失调,面色菱黄,舌淡,脉细无力或弦滑。

  病机:心脾不足,兼有风痰郁热

  治法:健牌补气养血,祛风除清热。

  主方:候氏黑散方

  菊花四十分、白术十分、细辛三分、茯苓三分、牡蛎三分,桔梗八分、防风十分、人参三分、矾石三分、黄芩五分、当归三分,干姜三分、川芎三分、桂枝三分。(注一分即三克)

  上十四味,杵为散,酒服方寸ヒ,日一服,初服二十日,温酒调服,禁一切鱼肉大蒜,常宜冷食,六十日止,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。热食即下矣,冷食自能助药力。

  方中大量用菊花祛风清热,为君药;防风为臣,《神农本草经》谓主大风,头眩痛,恶风,风邪,目盲无所见”,菊花配防风,善驱表里之风;百病以胃气为本,邪气所凑,其气必虚,故佐以人参、获苓益气健牌,培土宁风,风气通于肝,用当归、川弯益肝血且搜肝气;气虚湿胜必生痰,又有白术益气祛湿,桔梗开肺祛痰,矾石善化风痰;风者,善行而数变,夹寒亦能夹热,故用桂枝、干姜,细辛以祛寒,黄芩以清热,牡蛎潜阳,寓降于升。使以温酒,引诸药达于周身经络。禁一切鱼肉大蒜者,恐其动风助热也。

  注意事项:

  本证病程较长难于速愈,为有利于长期治疗,用药方便,故用散剂,每次用酒送服方寸匕,每日一次。以六十日为期。前二十日用温酒调服,以助扶正祛邪,通络开痹之功,并注意忌各种鱼肉大蒜等腥膻油腻之品,以免滋腻碍邪。二十日之后,药已中病,病已衰其大半,宜图缓治,服药时宜冷食禁热食,酒亦不宜加热,直至六十日为止。因热食易使药力耗散而下走,而冷服能使药积于腹中缓缓发挥作用。


      (二)热盛风动(风引汤证)

  风引汤:除热瘫痫。


【译文】

  风引汤主治风瘫及癫痫出现抽搐者。


【解读】

  所谓风引者,即风痫掣引之候,是因风动而产生的抽描搐;热瘫痫者,瘫,即风瘫,指半身不遂;痫,指癫痫。因热盛风动,风邪人中经络所致的瘫痪,半身不遂或癫痫抽搐。除热者,治当清热泻火,平肝息风,方用风引汤。亦治“少小惊痫瘛瘲”( shizong)者,惊病是因惊致痫,瘛为筋脉拘急,瘲为筋脉弛缓,瘛瘲亦类抽搐。其因热盛风动者,皆有效。

  该征的主要脉症:癫痫发作,昏仆,两目上视,四肢抽描或半身不遂,口吐誕沫,头晕头痛,狂躁不安者。面赤气粗,便秘尿赤,口干口苦,舌苔黄腻,舌质红,脉弦数有力。

  病机:肝阳亢盛,风邪内动

  治法:清热泻火,平肝息风,重镇潜阳。

  主方:风引汤方

  大黄、干姜、龙骨各四两,桂枝三两,甘草、牡蛎各二两,寒水石、滑石、赤石脂、白石脂、紫石英、石膏各六两。

  上十二味,杵,粗筛,以韦囊盛之,取三指撮,井花水三升,煮三沸,温服一升。治大人风引,少小惊痫瘛瘲,日数十发,医所不擦,除热方。巢氏云:脚气宜风引汤。

  方中用牡蛎、龙骨、赤石脂、紫石英以平肝熄风,重镇潜阳;石膏、寒水石、滑石辛寒以清风化之火;大黄苦寒泻内实之热,使热或风动得以平息;反佐以干姜、桂枝之温,既能通血脉,又能制诸石之咸寒而顾护脾胃之气:甘草调和诸药。

  注意事项:

      (1)本方目前用法常用散剂与汤剂两种。用散剂时,可依照原方剂量按比例制成散剂,成人每次冲服5-10克,每日2~3次。用汤剂时,方中大黄、干姜、桂枝、甘草的常用量以10~15克为宜;龙骨、牡蛎、寒水石、滑石、赤石脂、白石脂、紫石英、石膏的常用量以20一30克为宜,儿童常用量以成人的1/4或1/3为宜。

      (2)井花水,即井华水,为清展最先汲取的井泉水,其质洁净,甘平无毒,且有镇心安神清热之效,故用之相宜。


      (三)血虚受风(防己地黄汤证)

  防己地黄汤:治病如狂状,妄行,独语不休,无寒热,其脉浮


【译文】

  防己地黄汤用于治疗狂躁不宁,行为反常,自言自语不休,脉浮,但不恶寒发热的病证。


【解读】

  素有阴虚血热之体,感受风邪,风为阳邪,易人里化热,风之邪热与里之阴虚血热相搏,则化火生风,热扰心神,故病者狂躁,妄行,独语不休;其脉浮而无寒热者,言无恶寒发热的表证,脉浮为阴虚血热,风火内炽所致。治当用防己地黄汤滋阴凉血,清热息风。

  该征的主要脉症:喜妄如狂,而精神萎靡,独语不休,视物模糊而似鬼状,时欲漱口不欲咽,无寒热,舌质红,少苔,脉浮或数或虚。

  病机:阴虚血热,感受风邪。

  治法:滋阴凉血,清热息风

  主方:防己地黄汤方

  防己一钱、桂枝三钱、防风三钱、甘草二钱

  上四味,以酒一杯,浸之一宿,绞取计,生地黄二斤,咀,蒸之如斗米饭久,以铜器盛其汁,更绞地黄汁,和匀分两次服。

 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凉血,以清其内炽之热:甘草助地黄清热而兼调诸药,防己苦寒,能泄血中湿热而通窍;轻用防风、桂枝疏风祛邪,以驱血中之风外出。


ແບ່ງປັນໃຫ້
ບົດຕໍ່ໄປ:ນີ້ແມ່ນ ຫນຶ່ງໃນສຸດທ້າຍ
ບົດກ່ອນນີ້:ນີ້ເປັນ ບົດຄວາມທໍາອິດ
ຂຽນຄວາມເຫັນຂອງທ່ານ